第1158章 分水岭(7)(第3页)
这些地域可也蕴藏着不少财富的,而想要这些财富汇聚到大明,以此来纾解西北、东北开发建设下,所面临的庞大开支问题,活跃在上述地带的群体是不可能拱手相让呢。
如此摆在大明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战争了。
除了草原,还有与大明藩属朝鲜隔海相望的东倭,其治下蕴藏的财富就更多了,更别提治下丰富的金银矿藏,这些可都是大明迫切需要的。
此前在长江以南的三大舰队,持续参与进东番海域、南洋海域的冲突与战事,继而不断地发展壮大。
而创设更早的在长江以北的三大舰队,同样需要一场高频率的战争洗礼,以此来变的更加强大!
内部搞改革的大明,需要更多财富来确保既定发展趋势,以此形成足够强、足够广的联动,所以对外战争不能局限于草原地带,更需将东倭囊括其中才行。
凭什么东倭就能时不时的袭扰大明沿海地带,哪怕这其中有不少群体是伪装的,但这些对于大明已经不重要了,有这层大义握在手里就行了!
如果朱由校发动针对东倭的攻势,那是没有任何问题和被人诟病的!
一旦这两场战争发动了,就必须要灭掉两地高层,除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使得神州文化得以扎根净化,这对于大明后续的发展与改革,必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两场对外发动的战争,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不止会使大明摆脱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凶险,还将对大明国内起到极大的震慑,这将使得受到改革影响的旧有群体,不敢轻易去做不利于国朝安稳的事宜,以此确保改革浪潮持续向前推进!
为了能够促成这样的态势,朱由校必须要赶在这战争爆发前,
先培养出一批新式军队的军官群体,还有底层将士,以此来应对后续必须应对的战争需求!!
“还有一件事,上书房这边要再酌情增加一批债券。”
朱由校想了想,又做出了新的指示,“以内帑直发的这部分,可多一些五年期、十年期的债券,为了吸引到民间游资,必要时可增一些利钱,现在军改这边断不能出现……”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三思啊!”
“陛下……”
可朱由校的话还没有说完,上书房的大臣们,一个个就情绪激动的规劝起来了,没办法,先前以内帑颁售的这类债券额度太高了,现在又要在此基础上继续颁售,一旦内帑到期还不上,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看着金铉他们情绪如此激动,朱由校心里暗叹起来,即便是到现在啊,他们还是没有完全能接受财政赤字,不,更准确的说辞,在超过一定额度时,他们的内心是惶恐的,是不安的。
可在朱由校看来,眼下形势如此有利,即便财政赤字高一些又何妨,抓紧把军改落实到位,以不断增扩大明军队的整体实力!
待到问题达到一定层次,就对外发动战争转移即可。
朱由校有这样的考虑,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他没有立功的军队群体,一场漠南之战,是叫不少人立下军功,获取到令人羡慕的赏赐和晋升。
但是大明军队可不仅限于北直隶、辽东等地的军队啊,在别的地方也有啊,如果不考虑他们的感受,那么大明军队是会出现失衡的,所以有些战争就注定无法避免。
至于说一系列战争下,导致立功的群体激增,特别是勋贵群体,这将影响到本土的秩序构架,朱由校从来都不担心这些,真到了那一步时,就该是一批批勋贵去往海外各地了,能够留在本土的占比是少数的,这才是朱由校所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