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和李娜近乎相同的早年经历(第2页)
家里有个酗酒成性的父亲,动辄对家人拳脚相加,整日游手好闲,却把挥霍当成理所当然;母亲懦弱无能,在常年的压抑中早已没了反抗的力气;底下还有被父母视作“皇位继承人”的哥哥弟弟,家里所有的资源都围着他们转。
当年她考上大学时,差点被家人用60万彩礼“卖掉”。同村一个富户看上了她,这笔钱对那个贫瘠的家来说,足以让父母眼冒红光。他们几乎是铁了心要把女儿的人生买断,是陈美玲拼了命才逃出来,揣着皱巴巴的录取通知书奔向学校。
可那富户没打算放过她,追到学校里各种纠缠骚扰。走投无路时,她认识了一个港商,为了对抗命运,选择和对方在一起。尽管那港商严明自己是不婚主义者还有无数情人,她还是赌了一把。
结果,她被那所谓的“未婚夫”连同一帮人网暴,“拜金”“出卖身体”“妓女”“捞女”……不堪入耳的标签铺天盖地。无论她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更挡不住学校要将她开除的决定。
最后,陈美玲豁出去,答应了港商一些很无理的条件,才靠着对方的帮助脱身,辗转来到港岛,进入港岛大学——这也是网络上对她褒贬不一的根源。毕竟以她的成绩,原本根本够不上港岛大学的门槛,更别说这趟被视作“靠出卖身体换取留学”的经历,怎么看都像是“走了捷径”。
虽说那港商跟她在一起三个月后就腻了,直接将她抛弃,没给任何金钱物质补偿。
至于她后来在港岛的日子,外人虽有诸多揣测,却少有人知其中的冷暖。但无论出身如何、经历怎样被议论,有一点毋庸置疑:这项突破性的小细胞癌治疗技术,确确实实是她在实验室里熬了无数个通宵才研究出来的。
李娜看着资料里的零星记录,心里渐渐有了判断:陈美玲此刻的犹豫和观望,或许只是在试探各方的态度。她更明白,这个女孩真正怕的是什么——怕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轻易夺走,最后不仅拿不到应得的回报,甚至连最基本的署名权都保不住。那样的结局,对一个从泥沼里挣扎出来、还握着微光的人来说,太过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