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966章 发展规划(十八)(第3页)

 他最先想到的是大庆油田。后世那片 “工业学大庆” 的热土,此刻还沉睡在东北平原的地下,只是眼下整个东北大半区域仍在日军控制中,别说勘探开发,就连靠近都难如登天。就算能突破封锁找到油田,也根本没有能力将原油开采出来,更别提提炼成可用的汽油、柴油 —— 那简直是拿着锄头去挖铁矿,力不从心。

 紧接着是胜利油田。这座位于山东北部的油田,后世年产量曾突破三千万吨,可此刻同样笼罩在日军的势力范围内。

 山东境内日军据点林立,交通线被严密把控,就算知道油田大致方位,也没法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开展勘探。

 更关键的是,胜利油田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属于典型的 “断块油田”,油藏分散在一个个小断块里,像撒在沙子里的碎金子,需要高精度的勘探设备才能定位,这在当时连想都不敢想。

 渤海油田更是如此。作为海上油田,它的开发难度比陆上油田高出不止一个层级,不仅需要大型海上钻井平台、海底输油管道,还得有抗风浪的运输船队,这些装备别说根据地没有,就算是日军,也未必有能力投入开发。

 而且渤海海域冬季结冰期长,夏季台风频发,就算有设备,也很难保证全年稳定开采,对于急需油料的根据地来说,这样 “看天吃饭” 的油田根本指望不上。

 而且要是让日本人知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现这么大的油田,会不会一口气堆对来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师团来抢呢?想都不用想,当然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