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儒家的看法

“人祭、食人的习俗不仅仅是百越的恶俗,在历史上、在中原地区也有。”朝中的无良大儒叔孙通语出惊人。

“中原也有这样的风俗?”

“自古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殷人暴虐,人殉食人记载不绝,即便是到了晚近的时候,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叔孙通在大殿中踱步,开始卖弄起自己的学问:

“《左传·闵公二年》:狄人攻卫,杀卫懿公,并吃其肉,只留下肝脏。

《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被围困,城内粮食耗尽,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

《左传·襄公十六年》:郑国将堵女父、尉翩、司齐三人醢杀。

《吕氏春秋·忠廉》齐国两名勇士为表勇决,互相割肉吃,直至死亡。

赵魏韩三国攻晋,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魏将乐羊为表决心,吃了自己儿子的肉。

长平之战中,赵军被围困四十六天,赵军内部互相残杀吃人。”

“能记入史书的,还都是大人物、大事件。偏僻荒村悄默默的杀人食人事件,绝非罕见之事……”

“这些还仅仅是吃人。以人为祭的事情,也不少,《黄鸟》篇就是穆公人殉三勇者的事迹,当然秦自穆公以后就禁止了人祭。各国的人祭也并不少见,但是最盛大的人祭还是在殷商,占卜要用人牲、葬礼要用人牲、战胜庆典也要用人牲……”

叔孙通在大殿中侃侃而谈历史上关于吃人的记载,已经有人听得要呕吐了。

“叔孙先生,那么你们儒家对于这事的看法如何?”

“人肉不可食,人祭不可取!”叔孙通的反应倒是很强烈。

“我听说儒者遵循古礼,最重视自古以来流传的祭典?”有人在朝堂角落里发出这样的质疑。

“昔年齐国大夫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家宰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陈子亢阻止。子车的妻子和家宰对子亢说:‘他老人家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希望能用活人为他殉葬。’陈子亢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兄长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除了妻子和家宰外,谁还能做这事呢?所以要么取消人殉,如果一定要人殉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来殉葬才符合兄长的心意。’于是,陈妻和家宰便没有用活人殉葬。”叔孙通讲述了历史上这样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