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888章 行业拓展

2085年芒种,李氏集团的业务全息地图在总部大厅缓缓旋转,青湖社区的坐标像颗明亮的星核,向外辐射出能源、医疗、量子科技等12条业务链。李仲的指尖停在\"社区智慧供暖\"板块,眼前突然浮现2032年的那个冬夜——他站在结冰的供暖管道旁,看着四合院的老人裹着棉被搓手,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六十年后,这项偶然涉足的业务会成长为覆盖300个城市的能源网络。

 

跨行业的第一步踩在\"民生痛点的裂缝\"里。2032年的供暖季,李仲的五金厂刚靠门吸站稳脚跟,就撞见街坊们因暖气不热集体上访。他带着工人去锅炉房帮忙检修,发现老式锅炉的热效率只有47%,大量热量都浪费在管道损耗里。\"不如我们自己做节能改造?\"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团队泼冷水——\"隔行如隔山\",\"老供暖公司不会放过我们\"。但当他看到张大爷冻得发紫的膝盖,还是咬牙接下了四合院所在片区的改造工程。第一套节能设备安装那天,他守在锅炉房彻夜未眠,直到凌晨五点,二大妈敲开他的门:\"小李,屋里暖气片热乎了!\"这句带着哈气的话,成了行业拓展的第一声号角。

 

新领域的挑战在记忆里凝成冰碴。老供暖公司联合起来断供煤炭,他带着采购员在零下三十度的煤矿蹲了三天,才用诚意打动矿主;改造用的循环泵总出故障,他请不起专家,就自己抱着《流体力学》啃,手指冻在书页上撕下一层皮;最憋屈的是用户的不信任,有大爷指着他鼻子骂:\"毛头小子懂啥供暖,别把我们冻感冒了!\"这些委屈没让他退缩,反而催生出\"体验式改造\"策略——先免费改造半个院,用温度计说话。当改造后的室温比别家高5度,煤耗却降了20%时,剩下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Ai在此处弹出数据:当年的\"破圈\"决策,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40%,为后来的多元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