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革命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第七十一章 消化疏勒

与此同时,汉军户曹官吏在辅兵协助下,开始全面点验、丈量城内外所有土地与牧场。庞统宣布:“自即日起,山川河泽、广袤牧场,皆为大汉州郡所有,非私人可得而私!”又一日,更具体的政令下发:“按大汉新政,无论原本身份为何,今皆为大汉编户齐民。按丁口计,每口人可分得农田三十亩或相应牧场。土地牧场皆属官有,私人不得买卖,只可租种使用。” 为了帮助新生计的百姓,汉军打开了府库,将缴获的粮食、牛羊作为“种粮”、“种牛”、“种羊”分发下去。一队队精通农稼的汉军老卒被派往乡间,教授如何更高效地耕种和畜牧。

 在城中心的广场上,设立了“汉语官话学堂”。庞统对许攸笑言:“欲使其心向汉,必先使其言同声。”于是,学习汉语成为新晋官吏和年轻百姓的必修课。

 短短数日,疏勒旧貌换新颜。曾经的奴隶拿到了象征自由民的户籍竹牌,佃农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和种子。虽然前途仍充满挑战,但一种崭新的、充满希望的秩序,已然在这片古老的绿洲上扎下了根。张辽站在官署前,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街道,对庞统道:“破而后立,方是长治久安之道。”桢中国、莎车国、竭石国、渠沙国、西夜国、依耐国、满犁国、亿若国、榆令国、捐毒国、休修国、琴国等城邦小国向在疏勒城的张辽迎奉巴结,要求站队汉朝,毕竟有些小国军队人数只有几百,在西域没有靠山随时就灭国的危险。

 在疏勒城的原王宫,现征西将军府内,张辽设宴款待诸国使者。气氛并非传统的天朝上国接见藩属,更像是一场盟友间的磋商。

 张辽一身常服,坐于主位,气势雄浑却并不迫人。他举杯对台下惴惴不安的各国使者道:“诸位今日能来,是信我张辽,信我麾下数十万并、幽、凉州与西域的子弟兵。我知道你们怕什么,怕疏勒之后,汉军的兵锋下一个就落到自己头上。”

 他话音一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但我今日可以告诉诸位,我等的敌人,从来不是在西域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上争长短。我们的目光,在东面,在那腐朽的中原朝堂!”

 “因此,我对你们别无他求,只求一事:‘体系一体,内外平等’。”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使者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庞统适时微笑着起身,展开一卷文书,详细阐释了“吴笛体系”的原则:

 一. 军事同盟: 各国保留其军队,但需接受我军派出的教官进行统一整训,学习标准化战法。战时,所有军队由联军统帅部(即张辽)统一指挥。一国有难,八方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