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革命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第七十一章 消化疏勒(第3页)

 命令下达之初,莫说那些被剥夺了田产奴隶、敢怒不敢言的旧贵族,便是军中和西域诸国中,亦有不解之声。觉得张辽如此作为,是自贬身份,与贱民厮混,徒耗兵力,不如以强兵直接弹压,简单痛快。

 但张辽力排众议。他麾下的精锐汉军,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不再是单纯的征战,而是化整为零,以“队率”、“什长”甚至普通老兵为单位,背上种子、农具、汉文蒙书,分派到疏勒城及周边刚表示臣服的各属国乡村牧区。

 老兵赵十五,便是其中之一。他被派往疏勒城外三十里的一个小村落。村里多是昔日某个小贵族的佃户和奴隶,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地看着这群甲胄未脱的汉军士兵。

 赵十五是个粗人,在幽州战场上能一刀劈翻胡骑,但面对这群畏畏缩缩的百姓,他起初挠头不已。他记得将军的嘱托:“要把他们当自家兄弟姊妹!教他们活命的本事,也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他磕磕绊绊地召集起村民们,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用那生硬得让人发笑的胡汉语混杂着比划,试图让大家明白他的意思。“将军令!分地!每家都有!自己种,自己收,交完赋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将军还派俺来教你们怎么种得更多!”他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

 然而,台下却是一片死寂,人们面面相觑,眼中只有怀疑和恐惧。他们不相信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更不相信他所说的话。

 直到赵十五真的带着一群人,扛着尺子和界桩,走进村庄,开始丈量土地,并将一块块土地的“使用权”凭证——一张盖了征西将军府大印的羊皮纸,塞进那些颤抖的手中时,人群中才开始响起压抑的啜泣声。

 那哭声起初是细微的,仿佛被什么东西压抑着,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拿到了羊皮纸,那哭声逐渐变得响亮起来,最终汇聚成一片悲怆的海洋。

 一个枯瘦的老农,他的手颤抖着接过那张轻飘飘的羊皮纸,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他慢慢地跪在地上,用额头紧紧贴着土地,嚎啕大哭。那哭声,如同一把利剑,撕开了村庄多年的死寂,也刺破了人们心中那层厚厚的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