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玉帝张兴东感悟这基础设施基础工程中最重要的是兴修水利(第2页)
张兴东抚摸着冰凉的堤坝,忽然想起天庭的“天河堤坝”——三千年了,还在用夯土筑成,每逢汛期便要仙兵用仙法加固,稍有松懈便溃堤。上次天河决口,淹没了下游三座仙岛,至今还一片荒芜。
“姑娘觉得,治水的根本是什么?”他忍不住问道。
“是让水听话,更要让人水和谐。”王晓晓指着远处的灌溉渠,“您看,这‘引黄入灌’工程,把洪水拦住,变成灌溉的活水,干旱时能浇地,洪涝时能蓄洪。我爷爷说,以前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姓逃荒要饭;现在修了水库、堤坝、水渠,两岸成了粮仓,这才是‘水利’的真意——不是跟水斗,是跟水合作。”
正说着,监测中心的警报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上游支流出现“管涌”,水位正以每分钟两厘米的速度上涨。王晓晓立刻拿起对讲机:“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调抽水机到管涌点,同时组织人员用沙袋围堵,我马上到!”
她跳上越野车,还不忘对张兴东喊:“老先生要是感兴趣,一起来看看我们怎么堵管涌!”
车在堤坝上飞驰,张兴东看着窗外掠过的防护林,忽然想起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靠的是“疏”而非“堵”,可天庭的仙官却忘了这个道理,只知用蛮力挡水。就像刚才太白金星说的“天定”,实则是不思进取的借口。
管涌点已围了不少人,抽水机正轰鸣着排水,几个工人正往管涌口填“反滤料”。王晓晓跪在泥地里,用手摸着水流的方向:“不是单个管涌,是一串!从这里到那边,至少有五个点,快调‘地质雷达’来探测!”
半小时后,地质雷达探出了地下的渗水通道。王晓晓指挥着工人用“高压旋喷”技术在通道两端打桩,形成止水帷幕,再往中间填充混凝土。当最后一台抽水机停止轰鸣时,管涌点的水位彻底稳住了。
“这要是在以前,光找管涌点就得一天,等堵上,堤坝早溃了。”老水利员抹着汗,对张兴东感叹,“现在有了新技术,治水就像给病人做ct,哪儿有病一照就知,再也不用瞎猜了。”
张兴东望着被制服的管涌点,忽然明白,为何凡间能让黄河安澜——不是因为水变温柔了,而是因为他们懂得“水利是百年大计”,懂得用科学规划取代蛮干,用长远布局抵御天灾。就像这堤坝,不仅能挡水,还能蓄水、净水、供水,把水的危害变成了水的滋养。
“姑娘可知,你这‘治水之道’,能让三界的水患都平息?”他周身忽然泛起金光,蓑衣化作龙袍,铁锹在手中化作金光闪闪的“定海神针”,“朕乃玉皇大帝张兴东,多谢姑娘点化。”
王晓晓惊得手里的对讲机掉在地上,连忙行礼:“民女不知陛下驾临,死罪死罪。”
“起来吧。”张兴东抬手虚扶,“你这‘水利’之术,比天庭的仙法更能护佑苍生。朕要回天庭了,若姑娘不嫌弃,可愿随朕前往,助三界兴修水利?”
王晓晓愣住了,随即眼睛里迸发出惊喜的光:“真的可以吗?我还想给天河装‘智能泄洪闸’,让龙王降雨有规划;给西域修‘跨流域调水工程’,让沙漠变绿洲;再教山神用‘水土保持技术’,保住每一寸土地——水利是命脉,得一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