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比996还离谱的制度!婆罗门:我们是用嘴造的,天生就会忽悠

——“这是最成功的洗脑案例了吧”

——“婆罗门:我们是用嘴造的,所以天生就会忽悠”

——“这套理论编得还挺有想象力”

——“终于找到比996还离谱的制度了”

——“下辈子啊?这借口太高级了”

——“这是终极puA啊,连反抗的想法都给你扼杀了”

—“所以说从古到今,割韭菜的本事都是一脉相承啊”

——“这套理论现在看来还挺先进的,都懂得用法律保护了”

大明位面。

永乐皇帝朱棣的目光在天幕上流连:

嘴角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阿三国的制度倒是别出心裁。他们竟用天神造人的说法来维持统治,比我大明的教化方式还要独特。”

朱棣看向身旁的老和尚

“陛下明鉴。婆罗门倒是聪明,既当祭司又享特权,连犯了死罪都能逃过一劫。”

“这般蛊惑人心的手段,终究不如我大明以儒治国来得正大光明。”

姚广孝微微颔首。

“他们用法律将神的旨意固定下来,让人不敢违抗。不过这种制度下,怕是连一个《永乐大典》都编不出来。”

解缙在一旁补充。

“你说得对。朕当年还是燕王时,就见过不少外邦奇事。”

“但这般荒谬的制度,竟能让一国之人心甘情愿地世代遵守,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朱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他是靠实力夺得江山的帝王。

对这种纯粹依靠迷信来统治的方式既感到新奇又觉得荒唐。

这与他大兴文治、广纳人才的理念完全不同。

不过这种奇特的制度能够延续至今。

倒让他对这个遥远国度的其他面貌更加好奇。

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凝视着天幕。

神情渐渐变得严肃。

“张骞,你当年出使西域,可曾听闻过这般奇特的制度?”

“一群人竟然用天神造人的说辞来控制百姓。”

刘彻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讽刺。

“陛下,臣走遍西域诸国,倒是从未见过如此荒谬之事。”

“这阿三国的婆罗门比西域的祭司还要厉害,不仅能免税,还能随意向人索要财物。”

张骞的声音中充满惊异。

董仲舒在一旁分析。

“这制度倒是与我们的天人感应有些相似,但他们完全扭曲了天道精神。”

“我们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却用这套说辞来永固阶级,实在是南辕北辙。”

“大汉律法森严,百姓各安其分。”

“这阿三国倒好,用一本《摩奴法典》就把人分成了高低贵贱,连翻身的机会都要等到下辈子。”

刘彻摇头叹息。

天幕中的画面继续闪动。

三人看得越发认真。

这片遥远国度的奇特制度。虽然令人难以理解。

让刘彻对那里的文明充满好奇。

这种完全不同于礼制的统治方式。

却也让他萌生了探索的念头。

想要了解这片土地上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阿三国的制度着实令人啧啧称奇

大家平日里虽然也听闻过四海之外有不少奇风异俗。

但如此荒诞的分层方式还是头一遭见到。

这般明目张胆地以神明之名行压榨之实。

倒是让人不得不佩服这帮婆罗门的胆量。

看到这般情形。

不少人不禁暗自庆幸生在中土。

虽说朝廷也有不少繁文缛节。

但至少还讲究个公平。

只要读得出书。

就有机会参加科举。

只要有真本事。

就能当官为民。

哪像这边投胎都得看运气。

这辈子烧高香都没用。

还得指望来世。

不过这套制度倒也有几分高明之处。

用神明来立规矩。

总比用刀枪来逼人要轻松得多。

更妙的是把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下辈子。

这辈子再苦再累也得忍着。

这么一想。

这些婆罗门还真是深谋远虑。最绝的是这些人还立了个法典。

把这荒唐事都写进去了,

大家看了都觉得好笑。

也不考虑发展耕种、改善民生。

这不就是把强盗行径明码标价了吗?可人家偏偏玩得风生水起。

连老百姓都深信不疑。

说到底。

这帮人的心思都用在如何让自己舒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