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集:跨界的钥匙(第2页)

 罗老爷子翻方案的手停在"匠人故事集"那页——策划案里写着,要给每位参与的游客一本小册子,里面印着老匠人的照片和他们与藤编的故事。"这个好。"老爷子眼里泛起光,"我父亲当年编藤箱送红军过草地,这故事早没人记得了。"

 老周在一旁悄悄拉林野的衣角,低声说:"三天课程定价不低,家长愿意买单吗?"

 "我们去问问家长。"林野笑了笑。正好古镇广场有个亲子游团,他拦住一位带孩子的妈妈:"如果有个活动,让孩子跟着老匠人学编藤篮,还能听红军藤箱的故事,您愿意让孩子参加吗?"

 妈妈眼睛一亮:"现在的研学都太走马观花了,要是真能学东西,贵点也愿意。"旁边另一位家长补充道:"最好能让我们也跟着学,我小时候外婆也给我编过藤椅。"

 回客栈的路上,老周看着手机上刚收到的消息——星途度假在邻市推出了"9.9元非遗体验课"。"他们又来抢生意了。"老周皱眉。

 林野却指着路边一家挂着"百年藤编"招牌的老店:"你看那家店,门口摆着老爷子父亲编的藤箱,标价上万还不愁卖。为什么?因为它有故事,有岁月的包浆。星途卖的是便宜,我们卖的是时光——让游客把三天的时光变成能带走的记忆,这钱他们愿意花。"

 第二天一早,罗老爷子带着林野去后山的藤林。露水打湿了裤脚,老爷子却脚步轻快,"这藤要选向阳坡的,韧性才够",他随手折下一根藤条,"你看这纹路,像不像古镇的青石板路?"

 林野突然有了新想法。他让设计团队连夜修改方案:在研学课程里加入"藤林探秘",让罗老爷子带着游客认藤、选藤;晚上在老院子里点起马灯,请镇上的老人讲藤编与古镇的故事;最后做出来的藤制品,由匠人题字盖章,变成独一无二的"结业证书"。

 "我们卖的不是体验课,是一场穿越时光的对话。"他在电话里对张姐说,"让市场部准备宣传素材,重点拍罗老爷子手上的老茧——那是比任何广告语都有力的证明。"

 当天下午,林野和老周去考察古镇的住宿条件。他们选的老院子是罗老爷子家传的老宅,院里有棵百年黄葛树,树干上缠着几缕干枯的藤条。"这是我爷爷年轻时编的晾衣绳,"罗老爷子摸着树干,"藤条会顺着树长,日子久了就成了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