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竹晴园
第343集:玉璧上的心跳(第3页)
护工扶着她往外走,老太太还回头看了玉璧一眼,脚步里带着种释然的轻快。陈默站在原地,看着档案册上那行字,忽然觉得这方玉璧变得沉甸甸的。它不再是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而是成了一条线,一头牵着老太太的十六岁,牵着她娘的手,牵着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暖;另一头,牵着手掌心的温度,牵着手写的字迹,牵着重逢的瞬间。
下午三点,展厅里来了群小学生。带队老师指着玉璧说:“这是宋代的玉,已经有一千多岁了。”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手:“老师,它为什么这么暖啊?”
陈默走过去,把档案册翻开,指着老太太写的那行字:“因为它记着很多人的故事。有个老奶奶的娘,把它传给她,就像妈妈把糖塞进你手里一样。”
小姑娘伸出小手,轻轻按在玉璧上,眼睛瞪得圆圆的:“我好像摸到她的手了。”
陈默在档案册上写下:“2023年10月17日,小雨,七岁的朵朵说,摸到了玉里藏着的手。”
字迹落下时,他仿佛听见玉璧发出了一声轻响,像是谁在遥远的时光里,轻轻应了一声。阳光从展厅的窗户照进来,落在玉璧上,把那道绺裂照得像条闪光的河,河的这头是孩子的指尖,那头是老太太十六岁时,握在娘手里的温度。
闭馆前,陈默把玉璧放回展柜,用红绸轻轻盖住。他想起老太太说“玉没丢,是换了个地方等着我”,忽然觉得,博物馆不是存放文物的仓库,而是无数双伸出的手,在时光里相握的地方。那些被触摸过的温度,会顺着玉的肌理,顺着档案册上的字迹,一直传下去,像奶奶的故事,像妈妈的糖,像孩子指尖的光,永远都在。
老周的笔记放在展柜的第一层,最后一页写着:“文物会老,但温度不会。”陈默合上档案册,把它放在老周的笔记旁边。月光从窗外照进来,在两本本子上投下重叠的影子,像两只手,在黑暗里紧紧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