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竹晴园
第382集:木牍的裂纹(第3页)
那天晚上,老李做了个梦。梦里他又变回了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河岸边看父亲写信。父亲的毛笔在糙纸上划过,留下深深的墨痕,写完后总爱对着信纸哈口气,说这样墨迹干得快。有一次,她看到父亲在信的末尾匆匆画了个波浪,像极了木牍上的裂纹。
"那是给你娘的信。"父亲笑着揉她的头发,"你娘在城里住院,我急着告诉她家里的稻子熟了。"信写完后,父亲把信纸卷起来,塞进竹筒里,用蜡封了口,让顺流而下的货船捎进城。可等消息传回来时,母亲已经不在了。
老李是被窗外的雨声吵醒的。雨点敲在窗玻璃上,发出密集的声响,像极了木牍上的裂纹在悄悄生长。她爬起来,翻开那本摊在桌上的简牍释文书,手指落在"急"字的位置上。忽然间,她好像明白了什么——那个在木牍上匆匆写下"急"字的人,或许也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心里装着一个等着消息的人。
第二天一早,老李就赶回了博物馆。她径直走到展柜前,看着那道斜斜的裂纹在晨光中泛着微光。这一次,她没有再对着木牍哈气,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倾听什么。小张在旁边看着,忽然觉得教授的身影和木牍的影子重叠在了一起,都带着种跨越时空的温柔。
"小张,你看。"老李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笑意,"这裂纹的走向,是不是像极了我老家那条河?"小张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晨光中的木牍仿佛活了过来,那些隶书的笔画在光线下轻轻颤动,裂纹里的墨点像是在慢慢游动,真像一条在字里行间流淌的河。
那一刻,小张忽然明白了——文物从来都不是冰冷的物件,它们只是在等一个懂的人,等这个人带着自己的故事,来和它们的故事相遇。就像那条河,看似奔流不息,实则一直在原地等待,等待那些被时光带走的人,慢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