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集:铜灯的光晕(第3页)
林砚之心里一紧:“老叔公,出什么事了?”
“祠堂里的牌位,好多都倒了,而且……而且供桌上的香,烧着烧着就灭了,怎么点都点不着!”老叔公的声音带着一丝恐惧,“村里的老人说,是祖宗不安宁,可能和你带走的铜灯有关!”
林砚之挂了电话,心里乱成一团。他看了看桌上的铜灯,又想起老叔公的话,突然觉得,这盏灯不仅仅是一个老物件,可能还连接着他的家族和某个不为人知的过去。
“周明,我得回村一趟。”林砚之拿起铜灯,“祠堂里出了事,可能和这灯有关。”
周明愣了一下,说:“我跟你一起去。也许我能帮上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连夜开车回了村。村里一片寂静,只有祠堂那边亮着灯,还能听到一些老人的议论声。林砚之提着铜灯,快步走进祠堂。
祠堂里,十几个老人围着供桌,脸色都很难看。供桌上的牌位倒了七八座,香灰撒了一地,几支没烧完的香躺在供桌上,已经灭了。老叔公看到林砚之,急忙走过来:“砚之,你可算回来了!你看这情况,怎么办啊?”
林砚之走到供桌前,蹲下身,看着倒在地上的牌位。这些牌位都是他的祖辈,最上面那座是他太爷爷的,牌位上的漆皮已经开裂,上面的字却还清晰可见。他伸手把牌位扶起来,刚放好,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惊呼。
“灯!灯亮了!”
林砚之回头一看,只见他放在供桌上的铜灯,竟然自己亮了起来。橘黄色的火焰跳动着,青蓝色的光晕扩散开来,落在墙上,那些流动的光点又出现了,慢慢聚成了鸟形图案。这一次,图案比之前更清晰,而且在鸟形图案的旁边,还出现了一行模糊的文字,像是用光点拼成的。
所有人都惊呆了,盯着墙上的文字。林砚之走到墙前,仔细辨认着那些文字。文字是古体字,他勉强能认出几个:“朱雀……守……族人……安……”
就在这时,铜灯的火焰突然变亮了,光晕里的文字也变得清晰起来,完整的句子是:“朱雀守宅,族人安宁;灯在人在,灯灭族散。”
林砚之心里一震,转头看向供桌上的铜灯。原来,这盏灯不是普通的传家宝,而是守护家族的信物。难怪爷爷让他把灯带走,难怪祠堂里的牌位会倒——因为灯离开了祠堂,守护的力量就消失了。
他走到供桌前,双手捧着铜灯,慢慢放在供桌的正中央。铜灯的光晕落在供桌上,那些倒在地上的牌位,竟然自己慢慢立了起来,整齐地排列在供桌上。没烧完的香,也自己燃了起来,青烟袅袅,飘向祠堂的屋顶。
所有人都看呆了,老叔公激动得抹了抹眼泪:“祖宗显灵了!真是祖宗显灵了!”
林砚之看着铜灯的光晕,心里忽然明白了爷爷的用意。爷爷知道他在城里做文物修复,见多识广,一定能发现铜灯的秘密,也能保护好这盏灯。而这盏灯,不仅是家族的信物,更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它的光晕里,藏着祖辈对族人的守护和期盼。
当天晚上,林砚之在祠堂里守了一夜。铜灯的火焰一直没灭,青蓝色的光晕笼罩着整个祠堂,墙上的鸟形图案和文字,在光晕里忽明忽暗,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第二天一早,林砚之要回城里了。老叔公和几个老人送他到村口,老叔公握着他的手说:“砚之,这灯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保管,别让它再离开族人。”
林砚之点头:“老叔公放心,我会的。等我弄清楚这灯的全部秘密,就把它送回来,让它一直守护着祠堂,守护着族人。”
车子开动的时候,林砚之回头看了一眼村子,祠堂的屋顶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光。他摸了摸放在副驾驶座上的铜灯,灯身还是冰凉的,却像是有一股暖流,从指尖一直流到心里。
他知道,这盏铜灯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光晕里的秘密,那些祖辈留下的印记,他一定会一点一点地找出来,因为这不仅是他的责任,更是他和家族之间,永远无法割舍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