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杂志专访2016.10.21期(第2页)

 攻击最汹涌的时候,许嵩在第二张专辑中写下一曲《我无所谓》:“我无所谓,我卸下所有防备,我已经搞清生命里什么最珍贵。”

 在接受每日人物采访时,谈到这些年来的质疑,许嵩语气平静:“后来我发现,其实不用在意别人说什么,我会在许多年后让他们承认,这是一个厉害的音乐人。”

 <不一样的偶像和粉丝>

 在中央架起的临时舞台上,许嵩已经站立了半个小时,热情地配合主持人为他和粉丝设计的每一处互动:跟着节奏摇摆,与歌迷对唱;手持自拍杆,蹲下与台下的众多粉丝合影。

 一直以来,许嵩都以亲和的形象示人。出席活动,有歌迷递上纸巾,他会点头答谢,将纸巾对折放好;拍摄照片时,他会迁就造型师的身高,半蹲下来让对方调整自己的发型。

 化妆师鸣朗入行多年,曾先后与许多大牌明星合作,他对许嵩的评价是:少见的随和,一点明星架子都没有。

 在后台的休息室接受采访时,有记者向许嵩提问:“你的歌总是花样百出的感觉,可你个人给人的感觉却有些中规中矩,为什么呢?”

 他笑答:“如果身边的人都花里胡哨,那么中规中矩也是一种有趣吧。”

 粉丝喜欢称呼他为“嵩哥”。外形上,白衬衣、白球鞋,架一副黑框眼镜,还有一头干净的黑色短发,尽管毕业多年,台上的他还是一副大学生装扮,又像极了邻家哥哥。

 这种个性鲜明同时又平民的形象,无形中拉近着许嵩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他曾获得过2008年“安徽省十佳青年学生”的荣誉,得票数320万,大部分来自粉丝。

 许嵩本人是一个学霸,功课不错,又多才多艺,这无疑又是学生群体青睐的“人设”。自小受家庭熏陶,唐诗宋词,他信手拈来。上高中时,他写的随笔《把伤感当酒窝》被编入了高考模拟卷的阅读理解题。

 在一位大学室友看来,许嵩拥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与毅力:“凡是他研究过的领域,基本上就成半个专家了。”前不久他需要买个路由器,许嵩得知后上网帮他查阅许多相关资料,回过头来为他一一分析,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各个牌子的优劣与性价比。

 许嵩曾在微博上晒过ios书籍,他的网站版个人论坛就是自己创建的。

 粉丝对他评价最多的一个词是“有才华”。从第一张唱片开始,从词曲创作到编曲都由他一人完成,创作歌手的性格霸气侧露,仅凭这一点就跟其他网络歌手拉开界限。

 “青春忧郁、古典中国风再加上浪漫小清新和特立独行的rap”,许嵩的音乐风格曾被人如此概括。事实上,这种“既大众又小众”的曲风很受学生喜欢。许多年轻人喜欢在ktv唱他的歌。许多粉丝在微博上一首一首地抄发许嵩歌曲的歌词。另外,“如果别人喜欢我不喜欢,那么我就落伍了”,年轻人之间的影响力也大。

 青春期是最需要彰显个性的时候。通常,年轻人需要以喜欢某个区别于上代人的偶像,来凸显自己的不同。而横空出世于互联网的许嵩,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毕竟,周杰伦是80后的偶像,而许嵩才属于他们。

 某种程度上,许嵩的走红,是周杰伦现象、韩寒现象为代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在全民网络时期的一次小规模重演,但他们的流行所依靠的媒介,已经大不相同。

 粉丝与许嵩一样,是一路顶着争议过来的。他们需要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同仇敌忾,革命友谊深厚。

 质疑者曾毫不留情地将许嵩的粉丝归纳为“一群没有鉴赏力的学生党,城乡结合部品味的代表”。

 许嵩站出来维护:“骂我就好,不要骂我的粉丝,他们还小。”

 他不喜欢“粉丝”这个叫法。他说,“他们是我的伯乐,我的朋友,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