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364章 宋家小女(第2页)

 赶车的壮汉愣住——那马果真隐隐跛着,正是三日前衔铁磨伤了蹄掌。

 少年吐掉糖渣,眯眼望向滇池方向:"明日让裁缝改那件大氅的领口,西风起了。"

 奶奶盯着他瘦削却挺拔的背影,想起先生早前夸赞:"这娃儿观云知雨,比账房先生还精三分。"?

 暮色中,少年趴在阁楼窗前,用三叔留给他的望远镜窥探城防工事。

 返身提笔写到白纸上,墨迹力透纸背:"城防工事过浅,人员安排过于集中,火力过低。"信面背面却画着只打瞌睡的猫,题句"礼失求诸野"。

 这般熟稔战事却故意留破绽的聪慧,恰如春城雨季里那悬空倒挂却兀自盛开的仙人掌?,在乱世中显出异样的老练。

 这就是宋家长子宋学斌。这位被宋家寄予厚望的第三代。

 宋学斌从小就被太奶和爷爷安排了繁忙的行程。

 早上5:00起床,两个小时习武,7:00背诵蒙学必读。

 8:30早餐,9:00上学,下午16:00放学,到家完成作业,5:00晚餐,6:00聘请私塾先生授课,8:00中药泡体,9:00睡前洗漱,9:30睡觉。

 每周休沐日到春城军事学院听课、呈贡山军训基地训练、呈贡山各工厂实习、沐春各研究所学习或者到春城郊区农村从事农业等等,只有每月一次的逛春城街区,是难得的一次放松。

 这样放忙的安排,宋志是反对的,因为这是在压榨宋学斌的身心,过于繁忙会对少年,造成恶劣的影响。

 可这是奶奶和父亲的安排,宋志也不能罔顾他们的意见,就是身为亲生父母的大哥夫妇,都不能参与意见。

 最后还是宋志拍来电报,劝告了奶奶和父亲,宋家教育的不是机械,是宋家的长门长孙,更应该让他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这才有了每周和每月休沐日的各种安排。

 本来担心侄子的身心有影响,可这次宋志回到春城之后,发现了宋学斌还安然如怡,这还真是厉害,可见宋学斌是一个人才啊!

 而大哥的女儿宋文馨,已经十二岁了,正在受华夏的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