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药膳奇缘(第2页)

 渐渐地,我开始接触更复杂的药膳。记得第一次做天麻炖鱼头时,婆婆特意带我去市场选材。

 "天麻要挑断面像菊花纹的,"她在摊位前教我辨认,"鱼头要选花鲢,鱼鳃鲜红,眼睛清亮。"回程时,婆婆又绕道去中药铺,称了几片淡黄色的薄片。

 "这是黄精,和天麻是绝配。"她神秘地说,"能治你那个熬夜的头疼。"

 果然,那晚喝过汤后,我持续多日的头痛竟然缓解了。第二天清晨,婆婆又熬了一锅奇怪的粥——白粥里飘着粉红色的花瓣。

 "这是木棉花粥,"她给我盛了一碗,"看你嘴唇发白,是湿气重了。"

 一周后,我竟然发现自己的舌苔变薄了,多年的口腔溃疡也好转不少。这才明白药膳的神奇之处——它不治病,却能调理出不易生病的体质。

 立夏那天,婆婆教我做了"荷叶粉蒸肉"。她取出一包晒干的荷叶,说这是去年夏天在后山荷塘摘的。"要在日出前采摘,带着晨露的最有灵气。"

 蒸制过程中,婆婆突然让我把手放在蒸笼上方三寸处。"感觉到了吗?这是药材在和食材对话。"我果然感受到一股特殊的热流,带着荷叶的清香和肉香交织在一起。

 "这就是'火候',"婆婆眯着眼说,"不是时间,是气息的交融。"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婆婆的药膳方子里藏着许多生活智慧:

 春季要多吃芽菜,配枸杞清肝明目

 夏季用苦瓜炖排骨,加莲子去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