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寻安闲散猫咪
第169章 当归陈皮酥(第3页)
这味道让我想起二十岁那年,师父第一次让我独立配药。我紧张得把当归当成了独活,师父却笑着说:"错得好,说不定能试出新方子。"那锅"错误"的药膳,后来成了治疗风寒头痛的秘方。
"爸!订单爆了!"程明举着手机跑来,"刚有人把当归酥照片发小红书,现在预订量超过两百份!"
"告诉他们限量供应,"我系上围裙,"药膳不是快餐,急不得。"
后厨很快弥漫起米香与药香。程明负责和面,我调制馅料,郑淮安在灶台前掌控火候。三个人的影子在蒸汽中晃动,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光景。
傍晚打烊时,那位记者突然折返,手里举着相机:"程教授,能拍张您们三人的工作照吗?就现在这样,自然状态最好。"
镜头前,我们正在清理石磨。郑淮安的白发上沾着米粉,程明的t恤被汗水浸透,我的袖口还沾着当归碎末。
"这张照片的标题我都想好了,"记者按下快门,"叫《传承》。"
夜色渐浓,山风送来远处道观的钟声。我锁好店门,看见程明在院子里调试新买的设备——一台结合了红外测温与湿度控制的智能烘干机。
"试试这个,"他兴奋地调整参数,"可以精确控制陈皮干燥过程中的温湿度曲线。"
机器嗡嗡启动,橙皮在透明舱室里缓缓旋转。传统与科技在此刻奇妙交融,就像当归与陈皮,看似不相及,却能相得益彰。
月光洒在晾药架上,新制的"陈甘归"药材泛着温润光泽。明天,它们将变成更多人的盘中餐、杯中饮,将千年的智慧化作滋养身心的日常滋味。
我忽然明白,药膳之道不在惊天动地,而在这日复一日的碾磨、蒸煮、调配之中。就像师父常说的:"一饮一啄,皆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