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集:《智能电网的伦理应急调度规则》(第3页)

 得到管理层的支持后,林野团队立刻开始推进规则的试点工作。他们在公司内部组织了多场培训,让调度人员熟悉分级供电方案和调度流程;同时,联合技术部门开发公共监督平台,确保在应急状态下能够实时更新供电信息。

 三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袭击了滨海市。这一次,林野和他的团队胸有成竹。

 暴雪导致电网多条线路受损,供电负荷急剧下降。林野按照《智能电网伦理应急规则》,第一时间启动一级保障,确保医院、通讯基站等关键领域的供电稳定;随后启动二级保障,通过调整变压器档位、优化线路负荷等方式,保障居民楼的供暖和基本生活用电。

 在公共监督平台上,实时更新的供电调度信息让公众一目了然。居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区域正在供电、哪些区域因为线路抢修暂时停电、预计恢复供电的时间。对于一些特殊需求,比如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的用电保障,平台还开通了专门的反馈通道,调度人员会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方案。

 “林工,城东小区有位独居老人家里停电,暖气也停了,老人有心脏病史,情况紧急!”监控员突然喊道。

 林野立刻查看平台反馈信息,确认老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后,迅速调配附近的应急发电机,同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让他们先去老人家里查看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

 半小时后,应急发电机送到了老人家里,暖气重新恢复,老人的状况也稳定下来。社区工作人员在平台上反馈了处理结果,还附上了老人感谢的话语。看着屏幕上的反馈,林野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次暴雪应对中,滨海市没有出现一起因供电问题导致的民生事故。企业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因为提前收到了限电通知,做好了应对准备,损失降到了最低。公共监督平台上,好评如潮,很多市民留言说:“这次暴雪,虽然天气寒冷,但心里却很温暖。”

 试点成功后,《智能电网伦理应急规则》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推行。林野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规则内容,优化分级供电方案和监督机制。

 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林野分享了滨海市的经验。当有人问他推动这套规则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他笑着回答:“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始终坚守‘民生用电绝对优先’的初心。但每当看到因为我们的调度,老人能在温暖的家里过冬,病人能在医院得到及时救治,我就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窗外,阳光正好,城市的电流在看不见的线路中平稳流淌,滋养着每一个家庭,也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智能电网伦理应急规则》,就像一道坚实的屏障,在极端天气来临时,为民生用电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