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集:《AI艺术创作的伦理版权归属规则》(第3页)
“不行,”周明立刻反驳,“主题虽然简单,但也是人类的核心创意。Ai生成的构图和细节,本质上是对人类创意的执行。就像你让画家画一朵红色的花,画家选择了圆形的花瓣和绿色的叶子,你不能说画家的贡献比你大,就把版权分给他。”
苏棠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的《星夜织梦》,核心创意是‘流星像妈妈织毛衣一样温暖’,这个主题里包含了我的情感和回忆。Ai只是把这个主题视觉化了,如果没有这个主题,Ai不可能生成这样的作品。所以,版权必须归人类所有。”
听证会结束后,团队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了规则细节。他们在“核心创意”的界定里,补充了“包含人类情感、经验或独特视角的主题、风格、构图设定,均属于核心创意”;在“人类参与程度”的标注里,细化了“创意提供”“细节修改”“Ai执行”等不同维度的占比。
三个月后,《Ai艺术伦理版权规则》正式发布。发布会上,苏棠作为创作者代表,站在台上展示了自己的《星夜织梦》:“以前,我以为我的创意会被淹没在Ai的技术里,可现在,规则让我知道,人类的灵感和情感,才是艺术作品真正的灵魂。”
发布会结束后,“星尘Ai”平台主动联系了苏棠,承认了之前的错误,不仅把《星夜织梦》的版权归还给她,还赔偿了她的经济损失。林薇也兴奋地告诉苏棠,她用Ai辅助创作的插画,因为明确标注了“人类参与程度”,被一家知名出版社看中,签订了出版合同。
苏棠回到家,翻开那本童年日记。她打开“Ai创作版权登记系统”,在“核心创意”栏里,认真地写下:“主题:妈妈的毛线与星空;风格:印象派;情感内核:对童年和妈妈的思念。”然后,她点击了“生成”按钮。
Ai很快生成了一幅新的画:画面里,一个小女孩坐在妈妈身边,妈妈手里的毛线团变成了流星,织出的星空笼罩着她们。苏棠看着这幅画,眼眶有些湿润。她在作品的右下角,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旁边标注着:“人类核心创意(100%),Ai辅助执行(100%),版权归苏棠所有。”
几天后,苏棠的新画在一场Ai艺术展上展出。有观众站在画前,指着标注问:“为什么要写这么详细的参与程度?”
苏棠笑着回答:“因为我想让大家知道,Ai是很棒的工具,但它永远代替不了人类的情感和灵感。这幅画里的星空,藏着我的童年回忆,这是Ai永远无法‘创作’出来的。”
观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苏棠看着自己的画,又看了看展厅里其他标注着“人类参与程度”的作品,忽然觉得,规则就像一盏灯,照亮了Ai艺术的发展之路。未来,人类和Ai会在艺术的世界里继续合作,但永远不会忘记,艺术的核心,永远是人类的灵魂与温度。
晚上,苏棠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一篇关于Ai艺术的小说。她在开头写道:“当像素里的光芒与人类的灵感相遇,版权的规则不是束缚,而是让每一份创意都能被看见、被尊重的保障。因为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技术的炫耀,而是心灵的对话。”
光标在文档里跳动,苏棠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她知道,在规则的保护下,会有更多创作者像她一样,勇敢地用Ai作为工具,编织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梦想。而那些藏在像素里的情感与回忆,也会在版权的灯光下,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