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16章 尼布楚约划疆界(第2页)
接下来的十几天,双方每天都吵到太阳落山。戈洛文一会儿说“要赔偿俄国在雅克萨的损失”,一会儿又说“必须允许俄国人在黑龙江自由通商”;索额图则寸步不让,坚持“先定界,再谈商”。有一次吵到激烈处,戈洛文拍了桌子,萨布素按着腰间的刀就站了起来,帐里的俄国卫兵也哗啦一声拔出了剑,还是徐日升和张诚拦在中间,才没动起手来。《清实录》里记载这场谈判“唇枪舌剑,几至决裂”,索额图给康熙的密奏里更是说“戈洛文狡黠如狐,需以实力慑之”。
七月二十日,噶尔丹在喀尔喀蒙古挑起战事的消息传到尼布楚,索额图立刻意识到不能再拖了。他当晚找徐日升密谈:“告诉戈洛文,我们可以让一步,把尼布楚让给俄国,但外兴安岭的界线绝不能动。再许他们三年一次来京通商,免税。”徐日升连夜去了俄方帐篷,回来时带回个消息:“戈洛文说,若能定界,他们愿拆毁雅克萨的工事,撤出全部军队。”
七月二十四日,双方终于在条约上签了字。条约用满、汉、俄、拉丁四种文字写成,明确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的土地归中国;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以西的土地归俄国;雅克萨城拆毁,俄国人全部撤走;双方在边境开设互市,允许商人往来。
签约那天,尼布楚的蒙古牧民送来奶酪和马奶酒,他们围着双方使团的帐篷唱歌跳舞。有个白发老人拉着索额图的袖子,指着外兴安岭的方向说:“以前罗刹来了就抢牛羊,以后有了这纸约,我们能安心放羊了。”
消息传到北京时,康熙正在畅春园跟法国传教士白晋讨论几何题。他接过条约译本,没看正文先翻到边界图,手指从外兴安岭划到额尔古纳河,对身边的太子胤礽说:“你记住,疆界定了,不等于万事大吉。守疆的兵、互市的官,都要选可靠的人。”当天就下旨,让萨布素在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沿岸立界碑,碑上用满汉俄三种文字刻着条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