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宋教仁遇刺沪宁站(第2页)
“钝初!钝初!”黄兴声音发颤。宋教仁忍着剧痛,抓住他的手腕:“克强(黄兴字)兄,莫管我,快追刺客……我痛……”他被抬上救护车时,还在喃喃叮嘱:“别让人破坏了现场……这是证据……”
沪宁铁路医院的急救室里,煤油灯的光晕随着医生的动作晃动。主治医生沃克(美国人)剪开宋教仁的长衫,发现子弹从右肋射入,斜穿腹腔,伤及肠道。“必须立刻手术。”他对黄兴说,可当手术刀划开皮肉,鲜血仍止不住地涌。凌晨2时,宋教仁的呼吸渐渐微弱,他拉着守在床边的于右任,气若游丝:“于兄……我死后,务必查清真相……诸公……继续奋斗……勿负我志……”
3月22日凌晨4时48分,这位31岁的宪政斗士停止了呼吸。临终前,他留下三封遗书,一封致袁世凯,希望“总统开诚心,布公道,保障民权”;一封致国民党同仁,叮嘱“努力进行,勿以为念”;最后一封写给在日本的妻子徐宗汉,字里行间满是不舍:“吾妻见字,勿为我悲,善抚吾儿……”
消息传开,举国震动。上海《申报》用整版篇幅刊登宋教仁遗像,标题是“民国柱石之陨”;南京的学生举着“为宋先生报仇”的标语上街;连远在日本的孙中山也中断考察,急电国内:“钝初死,国亡矣!”
各界要求政府迅速捉拿凶手,弄清真相。3月23日,一个名叫武士英的失业军人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妓院被巡捕抓获,他口袋里还揣着应桂馨给的“刺杀酬金”——三十块银元。更惊人的是,巡捕在应桂馨的公馆搜出一本密电码和几十封往来电文,揭开了惊天黑幕。
“正月初九,洪(述祖)致应(桂馨):‘毁宋(教仁)酬勋位,相度机宜,妥筹办理。’”
“二月廿二,应致洪:‘已觅得武士英,忠诚可靠,若令其行事,必不辱命。’”
“三月十三,洪致应:‘事速办,款即汇。’”(《民立报》1913年4月连载)
这些电文将袁世凯政府的阴谋暴露在阳光下。洪述祖是袁世凯的秘书,而电文中提到的“款”,正是从财政部秘密拨付的。更耐人寻味的是,内务总长赵秉钧给应桂馨的电报中,有“手令已办”字样,虽未明说何事,但时间恰与武士英受命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