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火种未熄,战鼓再响(第3页)
顾承砚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今早张老爷子拍着他肩膀说\"小顾啊,我那棉纺厂的老工人听说要跟日商对着干,连夜把压箱底的纺车都搬出来了\",想起沈行长推过来的支票上还留着墨香——原来所谓\"火种\",从来不是藏在某个角落的机器,而是这些愿意为一块布、一匹纱拼尽全力的人。
\"老周。\"他拍了拍老周的背,\"三日后松本的棉纱期货要砸市,咱们的织机得连轴转。\"他指了指墙角的煤堆,\"我让王老板的船今夜送二十车焦炭过来,阿巧带几个手脚快的去码头接——\"
急促的呼喊从仓库外传来。
小工阿福浑身是汗,裤腿沾着泥点:\"商会...商会门口来了一队穿黑制服的!
扛着枪,说要封咱们的账房!\"
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摸向西装内袋,触到霍克先生今早亲手盖的英商担保函——三天前他托这位英国通事在汇丰挂了号,就防着有人要动商会的钱袋子。
\"走。\"他扯了扯领带,脚步却稳得像钉在地上,\"老周,机器别停。\"
商会门口的梧桐树下,七八个特务抱着步枪,皮靴碾得青石板咔嗒响。
为首的高个男人叼着烟,枪套擦得锃亮:\"顾少东是吧?
奉工部局命令,你们商会涉嫌操纵市场,资产暂时查封——\"
\"工部局的查封令呢?\"顾承砚站定在台阶前,目光扫过对方肩章上的\"特\"字——这不是租界巡捕房的制式,倒像极了日伪的\"经济调查科\"。
他从内袋抽出一叠文件,最上面是烫金的《上海华商商会章程》,\"章程第三十七条写得清楚,查封民间商会需有三家以上同业公会联署,外加租界高等法院的传票。\"
高个特务的烟抖了抖。
他身后的小特务翻着本子嘀咕:\"可...松本商事说你们恶意抬价——\"
\"松本商事的状纸,能压过英商霍克洋行的担保函么?\"顾承砚抽出第二份文件,封皮上的汇丰银行火漆还带着余温,\"霍克先生今早刚签了字,说商会的自救基金是正常商业互助。
您要是不信,我这就打电话给巡捕房总探长——\"他摸出怀表晃了晃,\"这会儿他该在霞飞路的咖啡馆喝下午茶呢。\"
高个特务的脸色变了。
他盯着汇丰的火漆看了三秒,突然把烟蒂踩进土里:\"行,今天算你会来事!\"他挥了挥手,\"撤!\"
特务们的皮靴声渐远,顾承砚才发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苏若雪从门里跑出来,手里捏着封电报,发梢还沾着刚才躲在门后的蛛网:\"南京...南京发来的。\"
顾承砚接过电报。
灯光下,\"准予实业自救基金备案\"的字样刺得他眼眶发热。
他抬头望向黄浦江方向,江面上已经有货船亮起了灯——那是王老板的船,正在往仓库运焦炭。
\"阿砚。\"苏若雪的银镯碰着他的手背,\"刚才我数了数,特务的枪套里装的是'南部十四式'。\"
顾承砚的手指慢慢收紧。
他想起青鸟昨夜说的\"松本商社新来了个顾问,穿黑风衣,戴金丝眼镜\",想起今早码头卸货时,有个戴草帽的人总在往仓库方向张望。
江风卷着潮声扑过来。
顾承砚把电报折成小方块,塞进苏若雪的掌心:\"收好了。\"他望着她发间沾的蛛网,突然笑了,\"等松本的期货砸下来那天,咱们要让整个上海滩知道——\"
他的声音被江轮的汽笛打断。
苏若雪望着他发亮的眼睛,突然明白,所谓\"真正的战争\",从来不是机器与货物的较量,而是这些不肯低头的人,用算盘、织机、还有一封封电报,把\"火种\"熬成燎原之势。
而此刻,黄浦江的夜雾里,有艘挂着\"松本商事\"旗号的货船正缓缓靠岸。
甲板上,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摸出怀表,指针正好指向九点——三日后的清晨,他要让顾承砚的\"自救基金\",变成一堆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