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第2页)

 有些倒吸凉气。 

 那个提问吴庸说具体点的同学,想了想刚才外面的情形,就如黑夜。 

 那轮太阳大半个被黑云笼罩,这不就是缺月? 

 而教室外。 

 一棵梧桐树,己经长到了二楼。恰好,那缺失了一大半的太阳,就是悬挂在梧桐树上。 

 对应了! 

 幽人,人站在黑夜中。+b\q′z~w?w·._n\e·t? 

 孤鸿,正好有大雁飞过。 

 在刚才那阵冷风下,梧桐树被寒风侵袭,如在寒冬中的树枝。 

 又对应了‘寒枝’两字。 

 而教室内,所有人都被刚才那突如其来的景象给吓了一跳。 

 又恰好对应了‘惊起却回头’这句。 

 一时间,吴庸刚才说的‘意象’便是‘物与情’。 

 最后一句‘寂寞沙洲冷’,更是将所有东西,串联起来。 

 真正成了具象化。 

 一些同学恍然大悟。 

 瞬间炸锅了。 

 “我知道了!!!哈哈哈,吴老师,我知道什么叫做‘意象’了。知道什么叫做‘物与情’了。” 

 “哈哈,原来如此。” 

 “好家伙,突然明白了。” 

 “我去,真的厉害啊。” 

 “原来如此,原来诗词就是这样写!” 

 后面的那群中文历史系的教授们,也愕然了好一阵。 

 我去。 

 教人写诗词还能这么教?! 

 怎么当时没有想到啊? 

 宋清照沉思了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微微一笑。 

 唐主任感叹一声。 

 继国立这位老教授,也在感慨,“能这么教学的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呐。” 

 可不是? 

 谁他喵能在一个短短两分钟突然出现的景象,首接以这一段来写出一首经典诗词? 

 换成他们。 

 别说作为诗人来思考了。 

 怕是也跟在场的同学一样,也在诧异怎么这天突然就变了,压根不会将自己的思维落在

诗词上面。 

 讲台上。 

 吴庸一手扶着讲台。 

 听着下边的声音,只是摇了摇头。 

 反驳? 

 自证?! 

 这是最愚蠢的行为。 

 只有用最首接的方式,将所有的质问打破。 

 刚才顾小曼那首《断章》,的确有几分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