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944章 舶来百货商贾兴(七)(第2页)

 从孝宗朝开始,朝廷就开始逐步放松对于矿冶的管理,同时以抽分或者向各省摊派物资的方式收取矿税,其实逼迫朝廷放开矿禁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虽然朝廷也曾经多次重申矿禁,但是从成祖以后,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下降,地方官府也很难控制自己的辖区,地方的豪强们为了获取利益,不顾朝廷的禁令开矿,已经是根本无法禁止了。\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

 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朝廷本身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大量的欠税和频繁的用兵使得朝廷的财政不堪重负,为了维持财政,不得已放松对于矿冶的禁令,想要以此获取赋税,用来填补朝廷的用度不足,而且不少官员们也上疏要求放松对于矿冶的禁令。

 尤其是在嘉靖朝后勤,由于持续的用兵和大量的营建,朝廷的开支浩大,用度不足,很多官员上疏请求放开矿禁,以增加朝廷的收入,之前有官员上疏称:“方今国计告绌,经费罔极,宗藩之禄入,属国之缯帛,屯戍日增,河漕岁溢,种种待用,生生靡给。而又加以天灾流行,飞蝗游魃,垄亩为劳,米薪是急,公私双顿,入不逮出。天地固有自然之利出于常賦之外者,下不瘠民,上不损官,孽利盐田,产获铜山,古之人皆用之。今之矿洞,诚国家之外帑也。今议者多惮始事之劳而谬为迂虑,而委至宝于土壤砂石之内,所可惜也!”

 他们认为开放矿禁能够使得朝廷的财政危机缓解,但是无论是嘉靖还是当时的首辅严嵩、徐阶,都坚决不同意,严嵩反对的原因很简单,他曾经在奏疏中说过:“今众论纷纷,言及矿禁,愚以为矿禁一开,有八可虑,一曰矿盗哨聚,召乱之可虑;二曰矿头累极,土崩之可虑;三曰矿夫残害,逃亡之可虑;四曰矿兵粮缺,噪呼之可虑;五曰矿洞遍开,浪费之可虑;六曰矿砂银少,逼买之可虑;七曰民皆开矿,失业之可虑;八曰奏官肆横,激变之可虑。而矿冶于官无大益,而结怨于民,他日虽倾府库之藏,竭天下之力,亦无济于存亡之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