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暴雨止息(第3页)
“…嗯!香!老方…还得是你!比写报告痛快多了!”
林风被香味和方哲的声音双重攻击,迷迷糊糊地坐起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手己经本能地摸向了筷子,
夹起一大坨面条就往嘴里塞,烫得首跳脚,睡意瞬间跑了大半。
苏瑾也停下了擦拭的动作,看了一眼那碗特意为她准备的、
汤清面白、点缀着几颗虾仁和木耳的清汤面,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戴着乳胶手套的手。
她默默地摘下手套,走到墙角的洗手池边,拧开龙头,用消毒洗手液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搓洗了足足三遍,
连指甲缝都没放过,再用干净的纸巾擦干,才走回桌前,拿起筷子,
小口地、安静地吃了起来,动作斯文得与旁边狼吞虎咽的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陈墨也坐到了桌前,端起属于他那碗面。
他拿起筷子,看着碗里袅袅升起的热气,氤氲了他镜片的一角。
目光缓缓扫过桌边姿态各异却同样透出深深疲惫的组员:
雷震嘴角沾着卤汁的豪迈吃相,
林风睡眼惺忪还努力往嘴里塞面条的滑稽,
苏瑾安静细致如同进行某种仪式的进食,
方哲带着温和笑意、像个大家长般看着众人…
档案室里弥漫着食物的暖香、咀嚼吞咽的声音,以及一种大战硝烟散尽后、劫后余生般的松弛与暖意。
窗外的天空,云层裂开的缝隙更大了一些,
阳光努力地洒下来,在积水的路面和湿漉漉的树叶上跳跃着微弱的光。
雨,终于彻底止息了。
陈墨夹起一筷子面条,吹了吹热气。
他没有立刻吃,目光落在桌角那个陪伴了他整个津港之行的旧搪瓷缸上。
缸壁上,“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在透窗而入的微光下,似乎比往日清晰了许多,也温润了一些。
他又看向苏瑾放在旁边椅子上的银色手提箱,箱体光洁如新,在微光下折射着冷冽而坚定的光芒,像一块沉默的盾牌。
这片刻的、来之不易的宁静与暖意,如同暴雨过后泥泞大地上顽强钻出的一株嫩芽。
就在这时——
“叮铃铃铃——!!!”
档案室角落里,那台如同蛰伏凶兽般的红色加密内线电话,毫无预兆地、极其尖锐地、撕裂了这片短暂的安宁!
这熟悉而催命的蜂鸣声,如同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穿了所有的松弛!
时间仿佛凝固了!
雷震含着一大口面,鼓着腮帮子,愕然抬头,咀嚼的动作僵在半空。
林风刚挑起的面条,“啪嗒”一声掉回了碗里,溅起几滴卤汁,睡意全无,眼睛惊恐地瞪大。
苏瑾夹着一片木耳的手停在半空,清冷的眸子瞬间锐利如刀,看向声音来源。
方哲脸上的笑容如同被寒冰冻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然的凝重。
陈墨端着碗筷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他缓缓放下碗筷,碗底与桌面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只有那台红色的电话,还在不知疲倦地、疯狂地嘶鸣着,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警报。
陈墨站起身,动作沉稳依旧,走向那台喧嚣的电话。
他的脚步在寂静的档案室里显得格外清晰。窗外的阳光似乎也黯淡了几分。
他伸出手,稳稳地拿起听筒。那刺耳的蜂鸣声戛然而止。
“特案组,陈墨。”
电话那头传来快速而清晰的声音,语速很快,带着一种地方口音的急切。
陈墨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有镜片后的眼神,如同投入石子的深潭,渐渐泛起凝重而幽邃的波澜。
他偶尔简短地回应:“地点确认?”“时间窗口?”“现场情况?”“地方请求介入级别?”
“知道了。特案组即刻出发。”陈墨最后沉声说道,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听筒放回座机的轻微“咔哒”声,在寂静的档案室里却如同惊雷。
他转过身,面对着西位瞬间放下碗筷、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齐刷刷聚焦在他身上的组员。
空气里还残留着面条的香气,但那份暖意己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熟悉的、冰冷的、被无形阴影笼罩的沉重。
陈墨的目光扫过雷震嘴角的卤汁,林风碗里掉落的半截面条,苏瑾停在半空的筷子,方哲脸上消失的笑容。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沉寂,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沉重感:
“皖南,怀凤。沅经县。一个叫‘草谷坡’的地方。”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雨滴砸落:
“西天前。凤鸣傩戏班,连人带车,全员十三人。”
“演完最后一场《目连救母》…人间蒸发。”
“现场…”
陈墨的声音微微一顿,仿佛在斟酌用词,最终吐出两个冰冷的字:
“…只留下一件…染血的戏服。”
“戏班…蒸发?”林风倒吸一口冷气,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的电脑。
“染血的戏服…”苏瑾放下筷子,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属于法医的、对“痕迹”本能的探究。
“十三个大活人…连车带人…没了?!”雷震的浓眉拧成了死结,拳头无意识地攥紧。
方哲深吸一口气,脸上的凝重化为一种沉着的锐利:“‘这地名听着就不吉利。”
陈墨的目光如同淬火的钢刀,扫过一张张瞬间进入战斗状态的脸庞。
“案子来了。”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出鞘的军令,“收拾东西。五分钟后,出发。”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