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雪夜老林里的哭声》(第3页)
“我的孩子……”女人的声音黏糊糊的,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你把他还给我……”
王建国转身就跑,可脚像灌了铅,怎么也迈不开。他回头一看,那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正抱着他的腿,眼睛里流着黑血:“叔叔,我娘好可怜……”
就在这时,老张带着几个警察赶来了。他们是跟着红布条找来的,老远就看见王建国在井边抽搐。老张掏出桃木剑——这是他从镇上老道士那求来的,大喝一声:“孽障!还不速速退去!”
桃木剑劈在小女孩身上,“滋啦”一声冒起黑烟。小女孩尖叫着化成一团红雾,钻进了井里。老张赶紧把一张黄符贴在井口:“这是子母煞!母亲含冤而死,孩子胎死腹中,怨气缠在一起,比普通的厉鬼凶十倍!”
“那怎么办?”王建国喘着粗气,后背全是冷汗。
“得找到李秀莲的儿子,让他来认亲。”老张擦了擦额头的汗,“子母煞的怨气,只有至亲才能化解。”
他们把井底的白骨挖出来,装殓进棺材。李秀莲的尸骨上,肋骨处有个窟窿,像是被钝器砸的——她不是自杀,是被人害死的。
半个月后,老张通过山东警方找到了王小宝。他现在叫王建军,是个退休教师,头发都白了。听说母亲的事,他当场就哭了:“我娘不是坏人……当年是村支书诬陷她……”
原来,1973年,村支书想霸占李秀莲,被拒绝后就散布谣言,说她和男学生有染。批斗会上,村支书带着人把她往死里打,肋骨都打断了。李秀莲半夜从医院跑出来,穿着红棉袄进了迷魂凼——她是想去找在山东的儿子,却死在了井里。
“我爹当年胆小,不敢给她申冤。”王建军老泪纵横,“这些年,我天天梦见她穿着红棉袄站在雪地里,喊我的小名……”
清明节那天,王建军捧着母亲的骨灰,在迷魂凼的老榆树下立了块碑。碑上刻着:“慈母李秀莲之墓”。他跪在碑前,把那半块“宝”字玉佩放在碑上:“娘,儿子来接你回家了。”
那天下午,西林吉镇下了场春雨。王建国站在派出所门口,看见赵老三的儿子蹦蹦跳跳地从医院回来,手里拿着个红气球。孩子看见王建国,咧嘴一笑:“警察叔叔,昨天晚上有个阿姨给我糖吃,她说她要走了,去找她的宝宝。”
王建国抬头看天,乌云散了,太阳照在雪地上,亮得晃眼。迷魂凼的方向,再也没有哭声了。
后来,王建国在整理李秀莲的档案时,发现最后一页夹着张纸条,是用铅笔写的,歪歪扭扭:“小宝,娘对不起你。井里冷,但娘不后悔——至少,我没让那个畜生得逞。”
纸条的背面,画着个小小的红棉袄,领口绣着一只鸳鸯,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两个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