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短篇灵异故事宽甸吴彦祖
第十九章 《哈尔滨坠龙秘闻》(第3页)
如今陈家围子村的老人还会讲“坠龙”的故事,说那不是龙,是“蛟”——蛟修炼一千年才能成龙,那天它本来要渡劫,结果被雷劈中,掉在了江滩上,村民们给它浇水、搭棚子,其实是帮它养伤。等到暴雨再来时,它借着水汽腾空而起,终于化成了龙。村里的小学课本上,还画着“黑龙”的画像,旁边写着:“1944年,我们村救过一条龙。”
这些年,总有人来陈家围子村考证“坠龙”事件。有大学生扛着摄像机采访老人,有科学家拿着仪器在江滩上探测,可除了那道早己被风沙填平的沟,什么证据都没留下。赵老栓的孙子狗蛋现在是村支书,他常对游客说:“信不信在你们,反正我爷爷亲眼看见了。”
去年夏天,村里修水渠,挖掘机在江滩下三米深的地方挖出一块骨头,又粗又长,两端有蜂窝状的孔。专家来看了,说是“古代哺乳动物的化石”,可狗蛋偷偷留了一小块,晚上放在枕头边,梦见一条黑龙从骨头里钻出来,对他说:“好好护着江,江里有我的家。”
现在的松花江,水比以前清了,江面上偶尔能看见成群的江豚跳起来,像黑色的月牙。村民们说,那是“龙爷爷”派来的使者,在看着他们呢。赵老栓的鳞片早就没了,但村里的老槐树下,多了个石头供桌,桌上摆着清水和玉米饼,谁路过都会拜一拜——不是拜龙,是拜那年夏天,全村人一起给“龙”浇水的日子。
其实,龙存不存在,或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人们面对未知的庞然大物时,没有恐惧,没有伤害,而是选择了守护。就像赵老栓常说的:“不管它是龙是蛟,是鱼是怪,它落难了,咱就得帮一把。这世道啊,人心要是暖了,石头都能开出花来。”
注:本故事纯属虚构(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