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素鹅颈惊动御膳房(第2页)

“登记?”宋甜冷笑,“你登记完,菜都凉了。太子爷的话,你也敢耽搁?”

小太监一哆嗦,抱起匣子就蹽。

李公公正坐在外头喝茶,见小太监鬼鬼祟祟往外跑,眯眼一喝:“站住!哪去?”

“送……送点心去尚书房!”小太监腿软。

“谁让送的?”

“宋、宋典座……说是太子爷交代的……”

“胡闹!”李公公腾地站起来,“尚书房禁荤,可没说能乱塞杂食!给我开匣!”

他伸手要夺,小太监死死抱着:“万岁爷正批折子,奴才不敢误事!”

李公公气得脸发紫,袖子一甩:“你去!出了事,我扒了你的皮!”

小太监连滚带爬跑了。

李公公在原地转了两圈,咬牙:“反了!全反了!一个烧火的,敢往尚书房递菜?等万岁爷发话,我让你滚出御膳房!”

他甩着袖子,亲自追了过去。

尚书房里,康熙正批折子,眉头拧成疙瘩。一份江南水患的奏报看得他心头火起,笔尖一重,墨点溅在纸上。

内侍轻手轻脚端上茶,刚想说话,小太监捧着点心匣进来了。

“万岁爷,东宫送来的,说是……新制素点,解乏用的。”

康熙头都没抬:“放着。”

小太监不敢走,低声:“太子爷特意交代的,说皇上饿了,趁热吃。”

康熙这才抬眼,见是个素点匣,掀开盖子,一股浓香扑面而来。

他一愣。

不是甜香,不是荤香,是一种……酥脆炸物混着酱香的味儿,勾得人喉咙发紧。

他夹起一条金黄细长的“点心”,咬下去。

咔。

外皮脆裂,内里滚烫的酱汁猛地溢出,他一躲,汁水正溅在摊开的奏折上,油渍晕开一行“灾民流徙”。

“哎哟!”他低呼一声,本能拿那奏折擦了擦嘴。

李公公刚好冲进来,见状魂飞魄散:“万岁爷!这——这可是江南巡抚的急报!您怎么能……”

康熙没理他,盯着手里剩下半截“点心”,又咬了一口,嚼了两下,眼睛突然亮了。

“这菜……”他咽下,指着残渣,“比鹿茸羹鲜。”

李公公僵住。

“鹿茸羹炖三个时辰,人参当柴烧,也没这味儿。”康熙把剩下半条塞进嘴里,咂咂嘴,“谁做的?”

内侍看向小太监。

小太监抖着嗓子:“回皇上,是……是御膳房烧火的宋姑娘,说叫‘素鹅颈’,用腐竹和菜丝炸的……”

“烧火的?”康熙挑眉,“就是那个种红薯的丫头?”

“正是。”

康熙笑了:“好家伙,烧火的做出御前头道菜,李德全,你说这算不算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