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回程(第2页)

 “照顾好自己。” 

 待南承瑜离去,允堂担忧地看着南烁。 

 “父亲,五哥他...” 

 “担心哥哥是好事。”南烁打断他,“但身为皇子,有些责任必须承担。” 

 他起身走向书案,铺开一张地图。 

 “过来,朕教你看看边境的形势。” 

 允堂连忙凑过去。南烁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关隘。 

 “这些是北疆的重要关口,若有敌军入侵,必从此处。你五哥此次前去,就是要确认这些关口的防务是否牢固。” 

 “那蒋成通敌的事...”允堂小声问。 

 南烁的眼神冷了下来。 

 “朕己命人严加审讯。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南烁将允堂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处理政务。从审阅奏报到接见地方官员,允堂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父亲如何治理国家军务。 

 这日,泾州知府李文渊被押解进京,新任命的临时知府前来拜见。那是个年轻的进士,名叫周明轩,不过二十出头,面对皇帝显得有些紧张。 

 南烁却对他颇为温和。¨7~8*x,s\w?.+c,o*m, 

 “周卿不必拘礼。泾州遭此变故,民生必然受影响。你上任后的首要之务是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周明轩连连称是。 

 待他退下后,允堂好奇地问。 

 “父亲,周知府这么年轻,能担此重任吗?” 

 “用人不唯资历,唯才是举。这周明轩虽是新人,但他在翰林院时写的几篇关于地方治理的文章很有见地。朕看过他的考卷,是个心中有百姓的人。” 

 允堂若有所思。 

 晚间,父子二人在帐中用膳。南烁忽然问。 

 “这几日跟着朕处理政务,有何感想?” 

 允堂放下筷子,认真想了想。 

 “允堂觉得,做皇帝真不容易。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百姓的疾苦,官员的任用,边境的安危...每件事都关系重大。” 

 南烁欣慰地点头。 

 “你能明白这一点,很好。太子这些年帮朕处理朝政,也是这般不易。” 

 允堂看着父皇,忽然道。 

 “父亲,允堂知道您担心什么。” 

 “哦?”南烁挑眉。 

 “您担心我们兄弟不睦,担心有人会威胁太子哥哥的地位。”允堂认真地说,“但请您放心,允堂未有过想法。太子哥哥是我最敬重的兄长,允堂只愿辅佐他,守护南家的江山。” 

 南烁凝视着儿子清澈的眼睛,久久不语。 

 就在这时,侍卫匆匆进来,呈上一封密报。 

 “陛下,京城急报。” 

 南烁拆开密报,面色渐渐沉了下来。 

 “父亲,出什么事了?” 

 南烁将密报递给他。 

 “你自己看吧。” 

 允堂接过密报,越看越是心惊。原来张敬轩率领的隐卫在京城查获了蒋家与北狄往来的更多证据,还发现太子少傅李崇义也牵涉其中。 

 更令人震惊的是,隐卫在蒋府搜出了龙袍和玉玺的图样。 

 “这...这是谋逆啊!” 

 南烁长叹一声。 

 “朕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允堂忽然想起什么。 

 “那太子哥哥他...” 

 “太子目前看来并不知情。但蒋家是他的外家,李崇义是他的老师,这件事他难辞其咎。” 

 “父亲,太子哥哥绝不会做出谋逆之事!请您明察!” 

 “朕知道太子不会。但朝中大臣不会这么想。一旦此事公开,太子的地位必将受到冲击。” 

 他走到窗前,望着京城的方问。 

 “朕必须尽快回京,处理此事。” 

 三日后,桥梁修复,南巡队伍启程返京。与来时不同,回程的气氛格外凝重。 

 马车内,南烁闭目养神,允堂则忧心忡忡地看着窗外。他想起小时候,太子哥哥手把手教他写字,带他放风筝,在他被欺负时为他出头。那样疼爱他的太子哥哥,怎么可能会谋反? 

 “父亲,”允堂轻声问,“回去后,您会怎么处置太子哥哥?” 

 南烁睁开眼。“依法处置。” 

 允堂的心沉了下去。 

 南烁看着他失落的表情。 

 “但法理之外,尚有人情。朕会给他一个辩解的机会。” 

 允堂稍稍安心,但仍忍不住为太子哥哥担忧。 

 行至半路,又一份密报传来。南烁看完后,脸色更加难看。 

 “父亲?” 

 南烁将密报递给他。 

 “你五哥在边境发现了更多证据。蒋家不仅通敌,还涉嫌贩卖军粮给北狄。” 

 允堂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是叛国啊!” 

 “更严重的是,”南烁的声音冷得像冰,“边境几个关口的守将都己被蒋家收买。若北狄此时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允堂忽然明白为何父亲要派五哥紧急前往边境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他问。 

 南烁目光坚定。 

 “加速回京。必须在事态进一步恶化前,彻底铲除蒋家势力。” 

 接下来的路程,南巡队伍日夜兼程。允堂看着父亲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 

 这夜,队伍在一处驿站歇息。 

 允堂端着参茶走进南烁居住的房间,见南烁正对着一幅画像出神。那是多年前太子哥哥画的一幅全家福,画中南烁还年轻,太子哥哥都还是孩童,而允堂自己则被抱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