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熙攘的人群(第3页)

 不过,跟上辈子一挑就炸、一点就燃的脾气比起来……啧,还是废点脑子好了。 

 沉吟片刻,她才勾唇笑道:“许是养你太费劲了。” 

 琰琋微微一愣,随即挑眉——据他所知,养他的可是爹娘,关眼前这人何事?可念及那段不知从何而来、却真切入骨的记忆,他又将原本想顶回去的话吞了下去。 

 琰琋侧目睨她,虽明知事情不简单,也不打算全盘接锅:“有我的事儿,能没妳的事儿?” 

 沅澄微微一怔,心底无声啧了一声——这锅还真推不掉。 

 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若不是她来此处叨扰柳蘅,这里或许真不会摊上这些事。 

 “百姓的齐心,才能供养这样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持续培育、蕴养文气。” 

 沅澄边走边看着远处的文峰塔,声线清润,“这大抵也是他们甘心为之之由——怀经世济民之志,抱『天下为己任』之怀。” 

 琰琋侧眸看她,唇角微勾,顺势接道:“孟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兵戈未息之世自隐其才,俟太平盛世,再振衣而起,应时而行。” 

 恰巧同行的几名镇民听在耳里,忍不住低声赞道:“这两位的见识,不俗啊。” 

 另一人接口:“看着是外乡人,一开口就知道是读过书的。” 

 这话顺着人流传开,不时有人回头打量他们两眼,带着好奇与几分欣赏。 

 一路上,镇民的交谈声与祭典前的热闹交织在一起,像在不知不觉间为他们铺起一条通往文峰塔的路。 

 不过片刻工夫,原本熙攘的人群,竟不知是巧合还是本意,让开了一条顺畅的石阶道——她走过的地方,总有人愿意相助,哪怕不自知。 

 沿着石阶上行,视野渐渐开阔,文峰塔矗立在鸣玉山腰,七层飞檐在春日晴空下层层展展,塔身的每一块青砖都被晨光映得带着温润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