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危机和机遇并存(第3页)
走廊里冰冷空气扑面而来,林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冷静。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踏出了第一步。
李主任需要他这把“刀”来整肃风气、做出政绩,同时也需要他这份“报告”的原创者来将这件事合理化、理论化。
而他,则顺势获得了一个参与厂务、展示能力、扩大影响力的绝佳平台。
至于傻柱和刘海中?
在他眼中,那不过是两个恰好撞在他枪口上的、可悲又可怜的棋子罢了。
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冲突伤害,都将成为他笔下冰冷的案例和他向上攀登的垫脚石。
他迈开步子,走向广播站。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慎,更加精准。
回到广播站,气氛明显不同了。
之前那些复杂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明显的敬畏和讨好。
厂办主任亲自召见,并且谈话时间不短,这本身就传递了强烈的信号。
林渊仿佛毫无察觉,径直走回自己的座位。
他刚坐下,张科长后脚就跟了进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林站长,回来了?李主任交代了,让你全力负责方案的事情,站里的日常工作你先放一放,我会安排人暂时代理。需要什么资料,去哪里调研,尽管开口!”
“谢谢科长支持。”林渊点点头,“那我先梳理一下思路,列个提纲。”
“好好好,你忙,你忙!”张科长客气地退了出去,态度比之前躬敬了不止一点。
林渊铺开新的稿纸,却没有立刻动笔。
他需要好好谋划一下这份“方案”。
既要满足李主任“整肃风气”、“做出成绩”的诉求,写得严厉尖锐,但又不能过于极端,留下日后被人攻击的把柄;
既要触及问题内核,又要给自己留足转寰的馀地;
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嵌入一些未来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比如…加强宣传科在基层思想动态信息收集和政策宣讲中的作用。
他的笔尖在纸上轻轻点着,脑海中飞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