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借势布局(第2页)

 

 思路既定,他提笔醮墨,笔尖凝聚了前所未有的清淅目标。
 

 首先处理“事件报告”。
 

 笔尖悬停片刻。
 

 傻柱其人混不吝,但本质不坏,手艺顶尖,在工人中口碑不差,更是连接杨厂长和大领导的关键纽带。
 

 若处罚过重,会彻底得罪死杨厂长一系,断送未来。,q?i~s`h-e+n′p,a¢c!k^.-c¨o.m?
 

 但报告又必须满足李主任“严惩立威”的要求。
 

 如何平衡?
 

 他落笔,笔锋看似严厉,实则处处留了馀地:“…鉴于何雨柱同志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建议予以严肃处理:扣罚三个月奖金,全厂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在四合院全体居民大会上做深刻检讨。”
 

 他刻意将“深刻检讨”的场合限定在“四合院”,而非全厂万人大会。
 

 这既达到了“通报批评”的公开惩戒效果,保留了李主任需要的“严厉”姿态,又避免了让傻柱在全厂面前丢尽颜面,为其保留了最后一丝尊严底线。
 

 扣罚奖金是经济处罚,通报批评是名誉处罚,但都未伤及根本——他的工作岗位和工资级别得以保留。
 

 这个处罚,重在不留情面,但实际伤害可控,未来有转圜馀地。
 

 与之对比,对刘海中的批评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此举一石三鸟。
 

 一是迎合上面的意思。
 

 李主任需要打压的是傻柱这类“不服管束”的刺头,而非刘海中这种“积极管理”的棋子,重罚傻柱已是满足。
 

 二是转移焦点。
 

 重罚傻柱,轻放刘海中,会让全院乃至全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傻柱的“恶”和刘海中受的“委屈”上,从而完美掩盖了刘海中工作方法粗暴、才是真正激化矛盾根源的本质问题。
 三是埋下祸根。 

 对刘海中的轻纵,会极大助长其嚣张气焰和自我认知的偏差,迟早会引发更大的矛盾,而这,未来或可成为林渊手中的又一枚棋子或打击对象。
 

 接着,他构思“加强大院管理方案”。
 

 在罗列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宣传科和他个人影响力的措施后,他笔锋一转,特意添加了一条看似不起眼却饱含深意的条款:
 

 “创建职工申诉与帮扶机制。对于受到处分的职工,所在班组、工会及厂思想工作部门应定期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与实际困难,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体现组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