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小乘佛法,观音的佛心碎了!(第2页)
而且,听他口气,是要和这位禅师论道?
不知天高地厚!
然而,孙悟空对周围目光视若无睹,没有惧色。
他往前走了一步,站到唐玄奘的侧后方,替他徒儿出面。
他继续说,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楚:
“我家法师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真正的德行和决心,是在这儿。”
孙悟空伸出手指,点了点自己的心口。
“是发自内心的,是千锤百炼的,可不是靠几件漂漂亮亮的行头就能撑起来的门面。”
他这一番通俗易懂的比喻,让周围的百姓听得连连点头。
接着,他话锋一转,矛头直指观音刚才的论点。
“你说,此袈裟能令妖魔辟易?”
孙悟空的嘴角勾起一抹嘲弄的弧度。
“敢问一句,若是穿戴之人,心无半点佛法,德行有亏,是个酒肉穿肠过的败类,那妖魔见了他,是辟易呢,还是把他当个移动的宝库,抢了宝贝,再把他吞下肚?”
“反过来说,若心怀慈悲,佛法精深,就算穿戴上凌霄宝殿里玉帝老儿的龙袍,该遇到的妖魔还是会遇到,该降伏的劫难也一样要去降伏。难道指望妖魔鬼怪见了衣服就磕头,那还取什么经,历什么难?”
“若真是得道高僧,便是一身粗布麻衣,赤着双脚,他的一言一行,也自有感化万物的力量,自有镇压邪魔的气度。”
“可若是欺世盗名之辈……”
孙悟空说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观音那张渐渐僵硬的脸。
“就算浑身挂满了西天佛祖的宝贝,也不过是让人嗤笑一声‘沐猴而冠’罢了。”
“沐猴而冠”四个字一出,观音的眼角肌肉控制不住地抽搐了一下。
这话骂得太狠了!
这死沙弥!
不等观音反驳,孙悟空已经歪着头,换上了一副天真求教的神情,可说出的话,却比刚才更加诛心。+l/a+n\l_a¨n^w\e¨n+x!u^e^.\c¨o~m¢
“我常听法师讲经,他说过,佛门法门,讲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他一字一顿,念出《金刚经》的要义。
“连‘相’都要勘破,舍弃,怎么到了您这里,反倒要执着于一件袈裟的‘相’,一根锡杖的‘相’呢?”
他的声音变高,带着质问。
“您说我家法师‘执着于外物之表象’,可您现在要我们将这两件宝贝的‘相’收下,将它们的‘名头’认下,此举,不正是执着于宝贝的表象和名头吗?”
“如此一来,您的言行,岂不是自相矛盾?”
孙悟空的话,让观音心头一震。
他不用佛法理论,只是抓住观音话里的矛盾,拆解回击。
承认孙悟空说得对?那等于承认自己佛法修为不精。
反驳孙悟空?对方引用的是《金刚经》义理,反驳便是否定佛祖的教诲。
周遭安静了。
街头的声响、百姓的议论都停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观音脸上。
她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她被一个沙弥,当着无数百姓的面,问得无言以对。
“你!”
观音所化的老僧,面色一变。
一个“你”字出口,喉头便哽住,再吐不出声音。
她感觉自己的佛心、道心,正被一只猴子用言语攻击。
怒火从心底烧起,佛光都快压不住业火。
可她找不到话来反驳。
一个字都找不到。
孙悟空那番话,听着是歪理,是对佛法的亵渎。
但每个字,又扣住了佛法中“破执”的要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门点化世人的理念。
可这猴子,竟将此理念扭曲,反过来质问她为何不以此去点化恶人,反而要赠予一个僧人。
她感到荒谬。
自己被自家的经文,砸了脚。
让她憋屈的是,这其中的关窍,她明白。佛法讲求因果与根性,非外物能促成。
可这些道理,对眼前这个沙弥说不通。
他只会用他的逻辑,撕碎一切理论。
与他辩经,就是输。
见老僧脸色变幻,气息不稳,唐玄奘心中一笑。
观音?
观世音菩萨?
佛门四大菩萨之一?
三言两语,就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便是西天的“智慧”?
他面无表情,在观音气息将要爆发前,切入对话。
“小徒言语直接,却不无道理。”
唐玄奘的声音很稳,像在陈述事实。
这语气,让心乱的观音更是恼火。
“佛法在于明心见性,渡己渡人。”
他开口,声音传开。
“修行者求法,是为破除妄念,勘破虚妄,见到不生不灭的本性。”
“若执着于外物之相,以此为修行依仗,甚至以此为功德象征,认为穿上衣服便能增进道行,持有宝杖便能降妖除魔……”
说到此处,他一顿,目光看向老僧。
“岂非舍本逐末?”
这几个字,重击观音心头。
她伪装的老僧,眼神一缩。
唐玄奘没有给她喘息之机,继续说:
“贫僧若去西天,为求真经,为解众生之苦,开万民之智。”
“若在踏上征途前,便先贪图袈裟之美,锡杖之威,心已不清净。”
“一颗被外物所染,被虚名所动的心,又如何能求得无上之法?”
他直视观音。
“圣僧,您说,此二宝乃是助缘。”
“却不知,此等助缘,或许正是修行路上的魔障!”
“修行之路,一步一印皆是道场。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磨筋骨,炼心志。若有此宝护身,邪魔不侵,那这万里之行,与在长安城中散步,有何区别?”
“贫僧不敢受!”
他的声音提高。
“亦不能受!”
一言说罢,全场一片寂静。
唐玄奘与孙悟空,一师一徒,一个从佛法义理出发,一个用世俗逻辑切入。
二人配合默契。
“说得好!”
寂静中,孙悟空的掌声响起。
“法师果然有灼见!弟子听得茅塞顿开!”
他看向那脸色发黑的观音,笑了。
“修行修行,修的是心,行的是道!”
“这跟穿什么拿什么,有关系吗?”
“要是穿件衣服就能成佛,那西天灵山的佛陀菩萨,岂不都成了天下的裁缝?”
师徒二人,一唱一和。
将观音的赠宝点化,一场彰显佛门恩德的仪式,驳斥成了一场闹剧。
观音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化为铁灰。
她僧袍下的手掌,指节捏得发白。
胸口起伏,呼吸都带着气流。
她是谁?
她是观世音,佛祖座下的菩萨。
她化身前来,放下身段赠予宝物,这本是机缘,是恩赐。
这金蝉子转世,非但不叩首拜谢,反而联合一个小沙弥,将自己的一番好意,贬得一文不值。
这不是拒绝。
这是羞辱。
这是对她,乃至对整个西天灵山的挑衅!
她算到取经人会历经磨难,算到路上会有妖魔。
她甚至算到这金蝉子第十世,心志坚定。
但她没有算到,他会来这么一出!
他竟然从根子上,否定了她安排的“缘”!
更没想到他身边还跟着这么一个牙尖嘴利,句句戳心窝子的小沙弥!
对方看似胡言乱语,却总能让她佛法神通无处施展。
一股冲动,在她体内滋长。
那是一种想撕裂老僧的伪装,显露三首六臂的菩萨真身,以法力将一僧一徒镇压的冲动!
让这两个凡人,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神威!
然而,法力刚刚凝聚,即将冲破皮囊。
她心头警兆鸣响。
神念扫过长安城。
她感知到了。
在皇城之巅,一道龙气盘踞,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意志。
那是人道气运的凝聚。
是人皇的威严所在。
此地,乃长安!
是人间帝王治下,人道法则昌盛之地。
在这里,仙佛也要俯首,神魔也要退避。
她若敢在此地显化真身,动用法力,那盘踞的龙气便会反噬,后果难料。
她强忍着现出原形,以法力镇压的冲动。
此地乃长安,人皇所在,她也不敢放肆。
转而。
观音那伪装的面容上,温和敛去。
一股威压,从她身体里弥漫开来。
空气温度骤降,百官和禁军们只觉得寒意从脚底冲上天灵盖,打了个寒颤。
她吸一口气,眼眸迸发出光芒,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玄奘法师!你此言差矣!”
声音不再苍老,变得洪亮,带着威严,震得人耳膜作响。
“你如今所修,不过小乘佛法,度己尚可,如何普度众生?”
这一声质问,让在场的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听出了话语中的压迫。
他们看向唐玄奘,眼神中带着担忧。
观音步步紧逼,声音高亢,仿佛在替天下的苍生请命。
“唯有我西天灵山的大乘三藏真经,方能解冤之结,消无妄之灾!”
她高举着锦斓袈裟,宝光映照着她此刻的脸。
“你拒此宝物,便是拒了西行之路,拒了你普度众生之愿!”
话音落下,她盯住唐玄奘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到动摇与愧疚。
这是阳谋。
是裹挟着大义与责任的压迫。
在她心中,计划已然清晰。
唐玄奘是谁?
金蝉子转世,佛门取经人。
自小在寺院长大,受佛法熏陶,其信念早已烙印在灵魂。
如今用“无法度人”这顶帽子扣下,他岂能不乱?岂能拒绝?
观音不给他思考的余地,继续接口,声音里带着警告:
“你岂不知,若无法宝护身,这西行十万八千里路,妖魔遍地,你这肉身,如何能到得灵山,取得真经?”
她的声音让众人眼前幻化出尸山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