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贞观八年(第2页)
与长安如出一辙的奇珍异宝街,人声鼎沸,很多人都淘到了不少的好东西,招牌愈发响亮,一度超过长安。
那毕竟是峨眉深处,谁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多少好东西,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眼力劲。
第一波己是如此,后面呢?谁不想为自己、为后人、为家族弄到点好东西?
有了人流,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流,一个个商行背后或多或少都站着一个势力,在盒伙人商行的推波助澜下,招商引资,令李恪的五年计划得到了极快的落实。·兰!兰′文-学¨ ,嶵/欣\漳`劫¨埂,欣.筷~
圣旨一下,天下震动。
各道主官起初还不以为然,谁知一看后,惊为天人,纷纷模仿剑南道的发展模式。
虽然没有快速追上益州的步伐,但是效果斐然,百姓成了香饽饽,商行大量招工,薪水一个比一个高,都知道这是难得的壮大契机。
百姓生路多了,生活好了,对李二大肆赞扬,而且发自肺腑,滔滔民意汇聚,国运前所未有的昌盛!
在这股浪潮中,益州百姓的优越感藏都藏不住,走在外地,一说自己是益州来的,那待遇立马不一样,周围都是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越是如此,益州人越是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好日子,自律性空前高涨。
谁要是敢偷奸耍滑、破坏益州名声,不用官府出手,街坊邻里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益州百姓都很清楚,今天的好日子的源头在那座平易近人的蜀王府,谁敢给蜀王丢脸,他们就让谁彻底没脸!
大唐妇女联合协会,己经名副其实,是真正为天下女子撑腰的地方,据说连皇后娘娘和杨妃娘娘都会定期批阅各道送上来的卷宗,亲自为天下女子主持公义。
益州慈善基金会,从成立至今,账目清晰,运作透明,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哪里有天灾人祸,哪里就有基金会的身影和物资。
益州医学院吸引了无数名医,其中,更有活神仙孙思邈道长,解决了不知多少的疑难杂症。
这些都是蜀王承诺过,也做到的事!
当然,对于益州百姓而言,最重要的还是那座益州第一学院。
谁不希望自家娃娃成为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没有蜀王殿下,哪里会有免费的学院,哪里会有那么多学富五车的先生?
益州第一学院的风早己吹遍了大唐。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好奇,为何那些名声显赫的大人物会挤破脑袋想要进入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学院,甚至到了臭不要脸写自荐信的地步,只求当一介先生。
后来,知晓云游天下的孙思邈都主动脱下道家的外衣,竖起医家的旗帜后,人们才真正了解那地方多么恐怖,又有多少儒道墨法的高人坐镇其中。
所谓的大人物,在那些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人面前,如同孙子一般,被训斥了,还得点头哈腰,赔着笑脸。
而且,院长竟然是陛下!
这代表什么?
一旦成为学院学子,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有这身份,日后仕途注定坦荡!
其它道的百姓,眼睛都红了,再不懂,也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就差指着自家道那无能的主官破口大骂,看看蜀王,再看看咱们这的官老爷,这差距,比益州到长安的路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