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夫女穿成女王妃星辰神宫的尚九

第三十六章 粮秣告罄,暗室藏珍(第3页)

“将军!将军!找到粮了!找到粮了!”赵铁柱带着几个亲兵,闻声狂奔而来,看到土窖里的粮食,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土窖里的粮食砰砰磕头。

消息如同野火燎原,瞬间传遍了整个萧家军营地!绝望的死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士兵们从各个角落涌来,看着那几袋在昏暗土窖中散发着诱人光泽的粮食,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们欢呼着,跳跃着,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那沉甸甸的粮食,此刻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要珍贵,它是生的希望,是家的方向!

萧劲衍迅速下令,由赵铁柱亲自监督,将这批“意外发现”的应急粮草严格登记,按人头和军功进行最公平的分配。当第一碗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郁米香的稠粥递到士兵们手中时,整个营地都弥漫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感恩氛围。士兵们捧着碗,看着远处被亲兵簇拥着、正被萧劲衍小心护在身后的黄玉卿,眼神里充满了最纯粹的敬畏和感激。那眼神,如同仰望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夜幕降临,朔北的风依旧呼啸,但营地里却升起了久违的、温暖的炊烟。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喝着热粥,啃着难得的杂粮饼子,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笑容。低低的笑语声和偶尔响起的、带着沙哑的军歌,取代了白日的死寂。

黄玉卿坐在自家营帐内,喝着萧劲衍亲手端来的、加了灵泉水的热粥,感受着腹中胎儿的安稳,看着帐外篝火映照下丈夫坚毅的侧脸,心中一片温暖安宁。萧劲衍坐在她身边,沉默地为她拢了拢身上的薄毯,目光却投向远处那片被篝火点亮的营地,深邃的眼眸里,除了欣慰,还沉淀着更深的思虑。

“玉卿,”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帐内格外清晰,“今日之事……多谢你。”他没有点破,但那“谢”字,包含了千言万语,是对她智慧的肯定,更是对她秘密的守护。

黄玉卿摇摇头,轻声道:“我们是一家人。”简单的五个字,道尽了生死相依的承诺。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光滑的手背,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粮草危机虽解,但只是暂缓。朔北驻地,百废待兴,真正的艰难,才刚刚开始。”他的目光投向帐外无边的黑暗,仿佛穿透了风沙,看到了那片荒芜的土地和潜在的危机,“而且……”他微微蹙眉,似乎想起了什么,“今日清理战场,在那些溃逃的北狄尸体旁,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文和骨器,不像寻常牧民所有,带着一股……邪异的气息。老将军说,那像是北狄传说中巫师所用之物。”

黄玉卿心中一动,北狄巫师?这倒是个新情况。她正欲细问,却听萧劲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凝重:“还有,斥候回报,在我们后方大约百里处,发现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行踪诡秘,似乎也在向北而行。其中……似乎有汉人女子的身影。”

“汉人女子?”黄玉卿的眉头也蹙了起来。在这荒无人烟的朔北边缘,出现一支诡秘的商队,还带着汉人女子?一个名字瞬间浮上心头——苏清柔!她果然也来了!而且,似乎并非孤身一人。那支商队,是她的依仗?还是……别有用心?

“嗯,”萧劲衍点点头,眼中寒光一闪,“派人继续监视,但不要惊动。粮草之事,已足够引人注目。这朔北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黄玉卿身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和审视,“玉卿,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你……可有准备?”

黄玉卿迎着他的目光,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力量和那份沉甸甸的守护,心中一片澄澈。她轻轻反握住他的手,脸上绽开一个温柔而坚定的笑容,如同黑暗中悄然绽放的寒梅,带着破冰而出的勇气。

“有你在,有何惧?”她的声音轻柔,却字字铿锵,“这朔北的风沙,我们一起扛。这未知的暗流,我们一起趟。”

帐外,朔北的风依旧呼啸,卷起沙砾,敲打着营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篝火在夜色中跳跃,映照着士兵们疲惫却充满希望的脸庞。然而,在这看似重燃的生机之下,北狄巫师遗留的诡异符文,如同潜伏的毒蛇,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微的光;而那支悄然尾随的诡秘商队,则像一道无声的阴影,悄然拉近了与萧家军营地的距离。朔北的夜,远比想象中更加漫长,也更加危机四伏。黄玉卿腹中的新生命轻轻一动,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新的风暴,已在酝酿。